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趋势 天气趋势
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报告_一周天气预报分析报告表格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的2.揭秘气象预报的“台前幕后”,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3.气象台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4.墨迹天气分析报告5.如何报告天气历史的由来:1,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
1.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的
2.揭秘气象预报的“台前幕后”,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3.气象台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
4.墨迹天气分析报告
5.如何报告天气
历史的由来:
1,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2,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
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的
查看过去的天气记录方法如下:
1、手机或电脑上的天气应用。大多数手机和电脑都自带天气预报功能,可以在设备上查看最近的天气预报并查找历史记录。
2、第三方天气应用。许多第三方天气应用提供历史天气预报功能,例如“墨迹天气”和“天气通”等。
3、气象网站。访问专业的气象网站,可以在网站上搜索特定日期和地点的天气历史记录。
4、电视台查询。访问地方或国家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获取历史天气信息。
5、气象局官网。登录当地气象局官网,输入日期和地点等信息即可查询过去的天气记录。
6、中央气象台官网。访问中央气象台官网,点击“历史天气”栏目,可以查询历史天气信息。
7、使用官方提供的历史天气查询系统。通过中央气象台官方提供的历史天气查询系统,可
8、以查询指定日期、指定城市的历史天气信息。
9、新闻媒体。在一些重大天气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分析报告也可以用来了解历史天气情况。
揭秘气象预报的“台前幕后”,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气预报,是人们生产、工作、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公元132年,我国东汉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这是在空旷的大地上树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装一只可灵活转动的铜鸟,根据铜鸟转动方向便可确定风向了。在古代人们预报天气,主要是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准确率很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气象仪器,设立了遍布各地的气象站,现在的天气预报不再是经验型的。而是靠根据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回的云图和各地气象台站测得的温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绘出的气象图,在经有关资料、经验判断后得出的。这样的预报以前一直是靠人工进行的,这种办法即慢,又不十分准确。难怪有人说:天气预报,仅供参考,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要想准确预报天气,必须把上面得到的数据列出几百阶乃至更高阶的线性方程组。若靠人工求解则需几百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这时已不是天气预报了,已经变成了天气报告了。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一工作已由计算机来担任了。只要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任务了。
每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就是由国家气象局利用两台大型计算机计算后得到的。
气象台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
天气预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每次的《新闻联播》之后,都会有一个全国性城市的天气预报。而我们本地台新闻播放后也会有一个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当然,也有很多人好奇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天气预报从史前人类就已经有了,那时候人们对天气进行预测方便安排相应的工作与生活。现如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了确定未来空气的变化。不过因为大气的过程非常的混乱加上科技发展并没有特别厉害,所以我们所听到的天气预报并不会完全的准确。 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也就是2~3天内的。是通过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制作成卫星云图。然后利用卫星云图的照片进行分析,就能够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一般进行预报都会有这五个过程:第一,收集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第二将收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数据同化。第三,根据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制作出数据天气。第四,将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第五,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各地区气象形势图表,由主持人进行讲解。最后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其实除了看天气预报,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天气常识和对于动植物的了解,从而实时掌握当时的天气情况。毕竟天气预报还是有一定的误差性,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天气知识,才能让天气更好的为我们自己所用。墨迹天气分析报告
天气预报分析报告怎么写
天气预报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天气预报的要素预报编辑本段回目录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天气标识:雨转晴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将近期气象要素代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天气预报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它们在未来1-6小时的动向。
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主要包括受何种天气过程影响,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主要的天气变化趋势。
长期预报:常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的大小,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如何报告天气
一、市场概况
墨迹天气是一款通过手机、平板或TV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天气信息的应用,2010年创建以来,累计装机用户达到5.56亿。易观数据统计表明,截止2018年,墨迹天气在应用全网排名31位,一级领域实用工具排名第二,二级领域天气类应用排名第一位,占据市场份额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气类独角兽。
2017年8/9/10三个月,墨迹天气月活跃用户量均破亿,其中九月份达到了11262.65万,接近淘宝用户的四分之一,远超其他同类应用。在品牌认知度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墨迹天气在行业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占据市场主要位置。
2018年初,据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证监会递交的创业板招股书显示:2017年墨迹天气的净利润是4729.32万元。
墨迹天气的主要营收来自广告收入,占据90%以上,营收单一。近年来,移动设备附带天气应用和其他应用增加天气预报类模块的比例越来越高,且精度也越来越高,墨迹天气的流量正在被侵蚀。此外,90%以上的用户只安装一款天气类应用,说明了市场上天气预报类应用的准度接近,一款应用就可以实现用户需求。尽管墨迹天气因为入门早,形成用户路径依赖,占据着庞大的流量,但和其他同类应用之间的核心功能差异并不明显,可替代性高,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
二、用户分析
1、用户画像
墨迹天气用户以中年及以上人群为主,高达90%,其中30~50岁的约占75%,50岁以上的约占15%,男女比例3:2,以男性为主,中年人对天气有更多的需求。在地域分布上,超越五层的用户来自华东和华中,主要集中在人口多,流动大的省份和地区,其中山东、河南、江苏的最多。
30岁以后,大多数人生活趋于稳定,关注点慢慢集中到家庭和工作上,他们开始计划工作和生活,关注能够影响计划的任何事件,中年男性更加注重规避风险,对生活的规划性的要求也较高。墨迹天气的用户画像是:男性为主,年龄30至50岁,人口多流动大地区,追求规划生活和生活品质的人群。
2、用户使用路径
从用户角度出发,用户进入APP的场景有以下几种:早晚:确定天气,第二天着装,雨具,出行方式;外出:查看特定地点未来特定时间段的天气,随时关注;异常天气的关注:对自己的影响(担心亲朋好友,或者自己做好预防准备),或者好奇关注国家大事。
从中可以提炼出用户需求:
需要查询当地未来一天或几天的天气情况;需要查询异地天气,并有渠道获得当地的实时情况;需要能够了解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情况;需要一个能够记录,并分享好天气好心情的平台。
用户集中在30岁以上,这群人既要为事业,也要兼顾家庭,时间碎片化,没有整体的时间去关注外界。然而,这类人却更加渴望和外界的沟通,了解外界的信息。因此,有价值的信息也是用户的需求。
三、功能分析
墨迹天气最核心的四大板块:天气、时景、商城和我。用户进入墨迹天气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今天或者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在满足这一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衍生出时景社交和电商盈利的可能。
1、天气板块
作为一款天气类的工具型应用,相信所有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测功能。我们来对比一下,墨迹天气和其他同类应用的天气预报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月活较高的墨迹天气,还是月活较低的7日天气预报,7天内的天气预测情况大体一致,这说明:天气预测方面,墨迹天气并不占优,天气是刚需,墨迹天气并不是刚需,功能上没有有效壁垒。
此外,特定时间的天气,同一款应用不同日期预测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这说明:天气预报还需要继续改进;用户需要时时关注天气,使用应用的机会多;不同应用的天气预测差异性小。作为一款应用,用户体验最重要。我们来看一下,墨迹天气在天气功能页面的排版。
墨迹天气天气功能页面整体呈蓝色,背景是一片湖泊,湖泊里有一座古亭,更远处是朦胧的山脉,画面唯美,呈现东方古韵。页面,最下方是当天和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右下角是一个穿衣助手,还有一个实时语音播报,左上角是当天的天气情况,右上角是三个功能入口。整体来说,天气功能页面给人的感觉很舒适,一眼就能看到当天的天气情况。
三个功能入口:
第一个是类的广告;
第二个点进去是空气质量情况,下拉则出现一个高德的地图;
第三个是短时天气情况,下面配有一张高德地图的动态云图。
天气功能页面,用户能够获得的信息,总结如下:天气信息,空气情况,穿衣建议以及广告内容。天气功能页面的输出内容少,有价值的信息也非常少。广告插入和广告入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体验,间接拉低了应用的专业性和专一性。
一款应用若想要提高用户使用时间并获利,最重要的是可信、可靠,即提供的咨询或服务是靠谱的,一款工具类应用的专业性、专一性、精细化是提高用户信任度的关键。
如果我是PM:
a、增加内容输出,丰富预测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以图文形势推送天气元素:气压情况、云层运动,空气湿度等,估算可能对天气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时间长短;
b、建立‘天气+’的内容输出模式,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建立天气类新闻版块,时时报导各地气候情况,加大对极端天气和气象奇景的信息输出。
c、增强核心功能,降低可替代性,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和品牌效应,例如:统计各地区污染企业排放情况、车辆信息、建立模型、对未来空气情况作出预测(例如预测东北地区冬季的雾霾情况),做一个民间的天气监督和报导机构。
2、时景社交板块
时景功能是一个主打社交的版块,是墨迹天气搭建的一个时景社区,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的实时分享互动平台。也就是说时景社区是一个以天气为主题,以为载体的分享社交平台,核心功能是提供实时气象信息,然后基此衍生出交流互动。
墨迹天气时景版块分为:身边此刻、时景动态、时景专题、时景活动、明信片、热图推荐、排行榜单、观云识天、航拍专区、积分商城十个部分。此外在下面还分有:推荐、天空、风景、航拍、建筑、任务、植物、萌宠和其他九个版块。
下拉则是身边此刻、热门城市、城市排行榜、官方认证榜、官方推荐榜、摄影知识和世界此刻六个板块。
时景社区共有15个板块,显得有些乱,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才能检索出有效信息,且内容多有重复。
交互方式: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和评论。
时景社区重在社交,从中随机选出30组用户进行统计,统计规则如下:建户时长6个月以上,发图量100张以上,‘身边此刻’10组,‘时景活动’20组。
统计得知:
a、用户男女比例接近3:2,和用户画像一致,女性集中在30到40岁,男性集中在50岁左右,且占总人数的30%;
b、发图数量,30左右女性和50岁上下男性用户发图量最大,平均超过500张,是时景社区的主要‘产粮’群体,并且在男性中,年龄越大发图量越大;
c、发图频率,以月为单位,交流互动较少;
d、女性发图地址多集中在一地或附近,男性多以旅拍为主;
e、高质量发图人数不足10%,数量不足5%;
f、高质量交互次数明显较高,活跃人群中经常出现50岁人群的身影。
从中可以得出,时景社区缺乏高质量,交流互动少,主要用户群体为50岁左右男性和30至40岁女性,男性用户年龄更加集中。
分析原因:30岁女性大多已经生儿育女成为宝妈,而且孩子已经2-5周岁,如果是全职太太,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生活,分享生活;而50岁左右的男性用户已经脱离了家庭生活的压力,这些人既有时间也有储蓄,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喜欢旅游。
个人对时景社区体验:交互功能单调,交流少,质量偏低,用户粘度低,交互频率低。
作为一款依附墨迹天气的社交版块,坐拥百万流量,为什么用户的粘度和交流频率如此低?
从时景社区的版块模型上可以看出,时景社区的关注点重在量,而不是质上,缺少深耕和分析主流用户群体的需求。
如果我是PM:
a、精准定位用户群日,提供针对性方案,以点破面,例如:50岁左右人群的旅行需求;
b、增加交互方式,使墨友之间更加方便交流,例如:增加私信、问询和同城墨友聚会,异地碰面功能;
c、精简社区模块,改为下拉式,增强搜索功能,例如,将天空,风景航拍等功能选项整合进搜索功能;
d、整理资源,形成优质素材库,增加用户使用粘度;
e、分析用户需求,增加优质来源,例如:与自由行爱好者、专业摄影合作,增加高质量作品;
f、开通一图一故事版块,单调的图是死的,故事才是活的,缺少故事的是失去灵魂的躯壳,人们更喜欢关注所带来的故事和联想;
g、增加输出内容,优质的有用的视频,等信息:可以参考微信中的腾讯新闻运营。
3、?商城版块
该版块已被删除。墨迹天气商城页面,也和时景版块存在一样的问题:分区太多,眼花缭乱。仔细看后,会发现这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淘宝和京东,卖的东西很杂,汽车配饰、钓具等,这些商品和天气的关联性不大,公信度和淘宝京东更是没法比。说好的“优选”呢?
据墨迹天气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墨迹天气的收入95%以上来自广告,商城的收入可以说微乎其微。也正是因此,墨迹天气才决定将其下架。
如果我是PM:
恢复商城,墨迹天气并非不能拥有商城,而是应该给商城一个更加精准的定位。
精细化运营,以点破面:初期,仅上架天气衍生商品,并提供性价比测试结果参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墨迹精选,例如:高质量的雨具、性价比高的空气净化器等。
4、我 板块
‘我’版块主要包括会员中心、墨迹资讯、皮肤小铺、个性助手、背景小铺、生活、、休闲和本地服务等。
小小的一个版块却包罗万象,资讯、皮肤、生活、、小说、明信片、二手车等等,几乎涉及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该版块犯了和时景社区以及商城同样的错误,表面上看似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其实并没有方便用户。不仅使应用显得臃肿,反而降低了用户体验,拉低墨迹天气应用的专业性。
一款优秀的应用绝对不会将问题复杂化,而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试想一下,当你打开墨迹天气的各个版块时,第一感受是什么?绝对是‘内容’太多,眼花缭乱,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了解各个板块,然后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选择’最难。因为能够满足用户同一需求的东西太多了,他们需要从中选出最好的,最合适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无处不在,选择无时不存,用户早已身心俱疲,怎么还会有耐心和时间去慢慢了解一款应用的各个方面。能够满足他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第一感官不佳,立马就会转向更加用户化的产品。一款应用,用户不能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信息,就说明已经偏离了航道。
如果我是PM:
简化版块,只保留核心功能:设置、皮肤等必要功能;
优化天气预报闹铃功能,使其更加的实用化,功能多样化,融入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开发小程序:墨迹移动端PC端桌面,早晚时播报天气。
想做好所有的事,最后却一件也没有做到完美。社会生产分工精细化,提高了生产力,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互联网资源精细专一化,是趋势,也是必然。精细专一不仅是对互联网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用户情感上的满足。
你参考下。
天气预报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天气预报的要素预报编辑本段回目录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天气标识:雨转晴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将近期气象要素代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天气预报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它们在未来1-6小时的动向。
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主要包括受何种天气过程影响,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主要的天气变化趋势。
长期预报:常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的大小,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上一篇:广西忻城天气_忻城天气